传承开拓,与时俱进 ——方尼诗词集《脚印》读后感受 2008年的春天,是个难忘的季节,在一个春暖花开的下午,诗歌评论家潘颂德教授 送我一套《海上心声》丛书,我感到由衷的高兴,一有空闲就阅读欣赏起来。 由于我自己既喜欢格律诗词,也喜欢优美流畅的新诗,所以读了方尼诗词集《脚 印》,使我感到特别亲切,无论从思想内容还是修辞手法,无论是韵律流畅还是感情 表达,都是一种吟有古之风骨,唱有今之风雅,《脚印》让人感受到,继承与创新一 脉,求真与务实并举,激情与爱憎共存,诗情与画意联珠。是一部难得的融革命传统 教育与陶冶文学修养为一体的优秀读本。感受深刻的具体方面,可以归纳如下: 一、 继承中拓宽思路,创新中保留精华。 “碧柯诗社”的宗旨就是_ “背靠传统 面向现代 古今结合”,纵观方尼同志的《脚 印》,她的诗词作品在创作过程中始终不渝地探索着实践着这一宗旨,正如丁锡满同志 所说的是探寻解决“格律诗难写,白话诗无味”的一条途径,这种途径很多人在寻找在 摸索,他们“摸着石子过河”,而方尼的实践过程为新时期新诗词的创新发展,提供 了一个新的思路,她的作品既吸收了格律诗中凝练、韵味、节奏之美,又不受格律的约 束,短小精悍,读来顺口,品来有味,怒有铿锵感,柔有手足情,这种韵律美中又不受约束 地充分地抒发情怀,可见方尼的文学功底,不同一般,这是长期研读传统诗词、娴熟运用 诗词精华所产生的厚实底蕴。 说到继承和创新,方尼有一段精辟的说明“古人是人,我们也是人,古人能创词调, 我们处在这样一个无产阶级革命的伟大时代,也是喜爱古典诗词的人,只要抓住感人 的情景,落笔时注意立意健康清新、节奏明快、旋律统一、音韵和谐,难道不能创作 出更多的新的、既保持我国古体诗词的民族风格(文字精练、琅琅上口),又符合普 通话音韵的新的词调出来吗?”方尼的每一首诗和词,都是古今合璧,精悍凝练,充 分保留了古色古香,又融合了时代气息,我们随手翻阅,都能感觉到这种诗词的境 界,如一首《重庆空中索道》“嘉陵唱,﹨扬子吟,﹨两岸临近处,﹨半空长缆横。 ﹨﹨翔无羽;﹨驰无轮,﹨偌大两铁笼,﹨来去似游云。﹨﹨不浮水;﹨不鼓尘,﹨ 沟通南北岸,﹨装点古山城。”,再如一首《亚运村》“吐气扬眉办亚运,﹨仲秋大 地胜芳春。﹨今朝摘去病夫帽,﹨始现东方一巨人。”这些诗读来抑扬顿挫,音律明 朗,基本符合格律的平仄要求,也深入浅出,诗意流畅,让人感受到时代的气息,旅 游索道也好,亚运村也好,分明是现今时代的气息。没有古诗词的功底,是不可能写 出这些音节和谐、凝练入口的诗句的,正如夏征农同志评价的那样:方尼同志的诗词 “不是对古体诗词的否定,而是对古体诗词的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诗词的一次改 革。” 这种推陈出新的改革实践,为我国诗歌发展提供了一次非常有益的尝试。 二、求真在务实中抒发真情,务实在求真中提炼妙境。 诗词不同于一般的文学题材,是所有文学体裁中语言最精练的一种表达形式。而新诗 发展到今天,流派众多,有些新诗语言表达极端的散文化,拖沓、散漫、欧化,更谈 不上节奏美、旋律美,在意境上形象凌乱、表意唐突、晦涩,有的甚至不堪卒读,索 解为难。当我读到方尼的诗词,欣喜地发现,一种全新的诗词表达方式,古今结合, 求真务实,有节奏感、旋律感,易读易记。说求真,是真实情感的流露,摒弃无病呻 吟,摒弃虚情假意,摒弃空洞说教;说务实,是脚踏实地追求诗词的艺术境界,用务 实的作风继承古诗词的精华,用务实的态度谋求新诗的发展道路,用务实的方法探索 新诗的表达形式。可以说,《脚印》正是这一实践的拓荒者和实践者。 请看《探乡亲》这首词:“皖南山,﹨皖南水,﹨山山水水连结军民心。﹨四十载, ﹨长离别,﹨风尘仆仆今朝来探亲。﹨忆当年,﹨共危难,﹨悲喜交集心潮激难平。 ﹨互凝望,﹨泪盈盈,﹨谁能解我军民相思情?”整首诗词60个字,表达了40年军民 情,也诉说了作者和乡亲们共危难的真挚情义,是一种真情思念的美,是一种诗意流 畅的美,我们感悟到作者情真真意切切的同时,也感受到作品有起伏有韵律的音乐 声,既不是平铺直叙,也不是故弄玄虚,是一种务实的贴近读者的表现手法。 又如《六十感怀》这首诗,“酸甜苦辣六十秋,﹨滚滚怒涛涌心头。﹨一事无成非所 愿,﹨荆棘羁绊路难走。﹨路难走,﹨也要走!﹨鼓余勇,﹨仍纠纠。﹨强登攀,﹨ 何惧壁峭坡陡!”六十岁退休,是人们颐养天年共享美好晚景的时候,而方尼的这首 诗词,同样让我们感到什么叫真什么叫实,也让我们感受到一个革命者的高尚情怀。 阅读方尼的诗词,处处感受到真挚的情义和务实的艺术手法,在务实中提炼出艺术的 精髓,是一种真情妙境的真实写照,是新诗探索中的一种艺术境界。 三、激情彭湃由爱憎分明感人,诗情艺术因旗帜鲜明迷人。方尼同志的诗词,通篇让 人感受到诗人那战士的激情、温馨的亲情、真诚的友情、朴实的爱情,感受到一个革 命者的丰富而饱满的人生阅历,既是感人的文学艺术,又是育人的生动教材,其深入 浅出的韵律表述起到了雅俗共赏的艺术效果。 诗歌艺术的感染力在哪里?就是在于感情的真实流露,诗情的艺术渲染,离开真实的 感情就变得苍白,而方尼的诗歌之所以打动人,感动人,就在于把真挚的感情自然地 融入于娴熟的诗歌艺术中。例如一首《早报春》“闷雷房上滚,﹨雨泼沙沙声,﹨电 袭窗,﹨风拍门。﹨猛觉醒,﹨疑是梦惊魂。” 许多人在电闪雷鸣中惊醒但未必会惊 魂未定,而经历过动乱年代、蒙受过不白之冤、遭受过身心摧残的人,都会出现这种 “疑是梦惊魂”的感觉。那个年代的许多老同志老干部,无不对那个“打砸抢”的混 乱局面痛心疾首,犹如一场恶梦,至今惊魂未定也就可以理解了。方尼同志也不例 外,在自然界的雷电大雨中“猛惊醒,﹨疑是梦惊魂”,这种感情的自然流露,无不 是经历风雨动荡的人们的心灵写照。而1979年正是拨乱反正、思想解放的初春季节, 方尼同志深情地感受到了,她用诗人的语言吟诵“掀帘窥廊外,﹨目景暗思忖:﹨失 时令,﹨事有因;﹨迎新纪,﹨莫非早报春?!”听,那是一种多么深情地对美好未 来的讴歌啊!当时,方尼同志正在华东医院病床上,1979年12月19日凌晨,忽然响起 雷声,风雨大作,一梦惊醒,有感而发,字里行间充满了对解放思想、拨乱反正的热 情讴歌,充满了对改革开放的喜悦心情。 诗人那种爱憎分明的感情,以极其自然的语调、娴熟精炼的诗句,为诗歌艺术和新诗 的发展增添了可喜的一页,也为开拓新诗的艺术表现手法,树立了榜样。 四、古新兼俱,融严谨与活泼于一体;情景并茂,归抒情与绘画于一统。古诗词一般 比较严谨,无论句式、字数、平仄,还是节拍、押韵、对偶,都有一定的要求。而自 由诗,注重的是立意、意境,在文字表达上非常宽泛,有的自由诗表达口语化,结构 松散化,读来无味。如何把握好这二者的结合点呢?方尼同志的诗词,无论是表达形 式,还是修辞手法,不仅作了很好的回答,而且,她的诗词源于生活,精于提炼,情 景交融,诗情画意;音韵和谐,犹如一气呵成。 方尼同志有一首作于1945年初春时节的诗《挖封锁沟》反映的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军民 如何通过挖封锁沟来共同抗日的,“雨纷纷,夜沉沉,﹨负锹铲,灭油灯;﹨缚犬紧 闭门,﹨轻装悄出村。﹨去挖封锁沟,﹨直奔双沟镇。”看,这是一幅多么生动的抗 日画面啊!尽管天黑夜沉,油灯熄灭,我们依然看到军民个个肩负锹铲,悄悄直奔双 沟镇,去挖封锁沟的动人情景,又如1983年4月在成都作的诗《蜀道行》“列车岭上 龙,﹨隧道山中路。﹨穿行廿小时﹨西安款款到成都。”看,一幅栩栩如生的款款入 蜀的西行列车!景中有情,情中有情,1984年6月方尼同志在杭州时作的《刘庄吟》 诗,真可谓诗情画意、声情并茂:“垂柳临水,﹨柔草凝露。﹨树影下群鱼恣游,﹨ 伴我闲步。﹨霞光里湖面漾金,﹨斜掠野骛。﹨小桥数曲联亭榭;﹨红瘦绿肥增雅 素。﹨过一处,频频回首,﹨复环顾,无限爱慕。” 反复吟唱她的作品,可以让人置于画中流连忘返,置于情中飘飘欲仙。真是不可多得 啊。特别在诗歌处于边缘化的今天,大力提倡这类优秀诗歌作品,显得尤为必要。 方尼同志说过:“对于现代人写古典诗词用韵及平仄声的处理方面,我认为应结合推 广普通话的活动,以普通话的读音为标准,平仄方面也要放宽一些,不要因词害意” 读了方尼同志的诗词作品,可以说,她是推陈出新的实践者开拓者,也如夏征农同志 评价方尼诗词时所说:她的“新长短句,不是对古体诗词的否定,而是对古体诗词的 继承和发展,是对我国诗词的一次改革。”“她的诗词是与社会的动态相呼应、与时 代的脚步合拍的”。 这些年来“碧柯诗社”时有耳闻,上海新声研究小组奉行“背靠传统,面向现代,古 今结合”的宗旨,对“上海新声研究小组”,他们总是怀着一种崇敬的心情,他们曾 经在各自行业中叱咤风云,退出领导岗位后,他们依然胸怀坦荡,凭着一颗滚热的诗 心,勤奋创作,自觉传承传统文化,积极拓展新诗领域,开创新诗表现新手法。读了 方尼同志的诗词作品,让我坚信:革命者不仅永葆革命青春,而且永葆艺术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