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我们的早已经历过面对感动和面对冷漠的各种场景。然而,我们的心依旧会被感动的,尤其是来自我们近旁的身边的美好心灵的辐射,会让我们感到真善美并不缺失,只是由于我们视线的局限性,以及做好事的人的低调行为,常常没有被我们在第一时间去发现。 在最近参加的一个团体活动中,我遇到了一位十年来一直无偿地帮助晚期癌症女孩和她的家庭的一位“上海好人”。同行的朋友叫他小丁,当我听了朋友讲他的好人好事,很为之感动。于是我就在旅途中对小丁做了一个简单的采访。他叫丁伟寅,今年51岁,毕业上海电视大学。现在上海市物价检查所工作。丁伟寅有一米八的个头,第一眼看有点像影视剧中的某个角色,很精神。就是这样一位“很有型”的上海人,却在十年的时间里,不怕累不嫌脏,经常到晚期肿瘤病人的家里,帮助他们解决困难。 我问他是怎么认识那位病人的呢?丁伟寅说,他是通过朋友介绍认识的。那是一位叫芳芳的聪明美丽的女孩, 2002年时,她才二十二岁,正值青春年华却被医院被确诊患有腹膜后肿瘤,主治医生告诉她的家人最多只有两年的生命,少则只有半年时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她只能选择回家。当时,丁伟寅听他朋友谈起芳芳的病情,还听说因为芳芳因病痛难忍不得不靠注射杜冷丁来缓解疼痛,在短短两年间共注射了一万多支杜冷丁。但长期注射,给芳芳家里的经济带来了难以克服的困难,芳芳迫不得已在三个月内戒掉了。有杜冷丁依赖症的病人,一旦成瘾要戒掉是非常痛苦的,芳芳却以常人难以具备的毅力顽强地做到了,她戒掉了杜冷丁。这件事让丁伟寅深受感动,他还了解到芳芳的妈妈也患癌症行动不便,他想一个家庭中有两个重病人,而且许多药还得自费,芳芳家里的经济拮据程度可想而知。由此,丁伟寅萌发了一个想法,那就是怎样才能以自己的绵薄之力,在最大程度上有效地帮助芳芳!他想,目前芳芳最需要的是继续治疗,既然西医已经无能为力了,那么能不能改用中医治疗试试呢?只要能够继续治疗,就有延长她的生命可能!想到了就去实施,丁伟寅通过自己的关系联系了一个打穴位针的医生朋友,陪这位医生上门给芳芳治疗。刚开始的时候,是每星期两次的针灸治疗。丁伟寅开着自己的车,从卢湾区接医生到包头路国和路芳芳的家,治疗结束后再送医生回家.就这样每周几十公里的路程一直坚持了半年。半年后在芳芳的要求下改为不定期治疗。丁伟寅知道她之所以这么做,一方面是因为缺乏治愈疾病的信心,另一方面也认为自己不应该再拖累别人。丁伟寅为了打消芳芳的顾忌提高她战胜疾病的信心,经常不断地开导她,还请自己的朋友一起过来陪伴她、安慰她。后来在她生命的最后时刻,丁伟寅还请了长海医院专家上门为芳芳会诊,并且还联系了电台“第一财经”记者对她进行采访,将采访汇编到“大城小事”栏目先后播放三次。当她听到电台里自己的声音在讲与病魔作斗争的经历时,听得流下了感动的泪…… 丁伟寅为了使芳芳家里拮据的经济状况能得到改善,还从自己的工资中拿出一部分支援她,同时,还在朋友间募集善款,共同帮助这个需要资助的家庭。当他得知像芳芳这种身体情况可以申请办理残疾证,享受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待遇时,就特地从医院请来医生上门帮她作残疾鉴定,并顺利办好了残疾证,这样每个月就能增加400多元的收入。多年来,丁伟寅为挽救芳芳的生命动了不少脑筋,就在芳芳离世前的最后一个月,丁伟寅天天到她家,用艾灸帮她灸伤口,他说那时一走进她的房间,就会闻到一股恶臭味道,因为伤口已经溃烂成一个很大的洞了。但是他还是坚持帮她灸伤口一个多小时。 无情的病魔最终还是夺走了芳芳的生命,就在几个月前,芳芳离开了她亲爱的家人和朋友。丁伟寅说芳芳是一个聪明美丽的女孩,文笔也不错,她有文章在他那里可以发给我看。他还说她的家庭也充满了亲情和温暖,这样的家庭值得大家去资助去关心!活动结束回沪后,他随即电邮给我芳芳写的《生命的支点---亲情与爱》、《一起走过的日子》。我细读了这两篇自传体散文,文笔优美,字里行间溢满了芳芳的生命活力以及家人之间面对病魔团结一心的温暖情谊。 丁伟寅说虽然最终没能留住她那还很年轻的生命,但一个被医生判定只有两年生存期的病人,在她自己和家人以及在众多关心她的好心人努力下,生命延长了十多年,也是创造了一个奇迹。他说芳芳的爸爸对他说,你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你她活不到今天。丁伟寅回答说:我不是什么大恩人,只是做了一些平凡又细小的事,如果说我所做的能对延长她的生命有所帮助的话,我将感到十分欣慰。 丁伟寅说这样的话,把他的付出和辛苦看成是十分正常的小事,可我们都能想象,其实就是这些平凡的小事,要坚持做也是不容易的,何况他坚持做了十余年。我问丁伟寅,你现在还去芳芳家吗?他说还去的,因为现在芳芳妈妈需要他做一些推拿。我问他,你还会推拿?你不是在机关工作的吗?他说他自学中医有十年了,可以做一些辅助配合治疗。 记得那天我又问他一些具体事情的时间日期时,他会说:哦,时间久了已经记不清了。他说:“我在这十年来其实也就是帮他们家里配药是最多的,高峰时候每星期一次,还有一年几次送她妈妈到住在普陀区安远路老中医那里看看病”。我想想也是的,做好事的人哪会把自己每次做的事都记那么清楚啊,想到要准备好素材以后可以接受采访的人也许就不会去做好事了。 低调的丁伟寅却实实在在地让我感受到了来自他内心的一种真诚和善良的强大的力量。
【丁伟寅近影】 ------------------------------------------------------------------------- 【编后】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却也被人们称为挑战道德底线和拷问良心的时代。用怎样的道德观念引领自己的行为和意识,是一个不能忽视的社会问题。 有人认为,好人难做,做了好事也怕宣传。其实,好人要宣传,做好事的精神就是要发扬。雷锋精神应该成为人类的一种道德时尚。在人的心里都有向善的一面和向恶的一面,只有把向善的一面光大了,向恶的一面自然就会缩小。我想,看到一位摔倒的老人还需要旁人用手机打开拍摄录像后才敢去扶起,也是出于无奈。我想,当人们都处于一个优秀的环境氛围之中时,放大的就是本质中的真善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