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目前可见到的忻氏诗文集中,清朝刻本中只有忻恕的《近水楼遗稿》和忻继述的《耆龄酬唱集》两种。有幸几经周折,总算配齐了这两本书的复印件。但由于《耆龄酬唱集》在我见到时被剪裁了好几页,十分遗憾。我本来怀疑被剪裁的书页是拿去编《四明清诗略》用了,但在《四明清诗略》中未见到那些诗,所以又猜想是被编家谱时拿去用了。 现在看见的《耆龄酬唱集》中最遗憾的那首原诗被剪去,其余还剪去的有忻氏族人和忻氏亲友等人的诗有好几处,由于书前没有目录,所以只好把缺页处记下,以后有机会找全本或残本再补了。 缺页的情况如下: 第一页反面 第二页正面 第四页正面 第五页反面 第六页正反面 第七页正反面 第八页正反面 第九页正面 第十一页反面 第十三页正反面 第十九页正反面 第二十四页正反面 第五十六页反面 第五十七页正面 第五十八页正反面 经整理残存作品的目录如下: 序(忻继述) 附原作(佚) 和作 (吳品谐)四首 (张世训)(佚) (郭然益)四首 (谢燮霖)四首 (谢谦益)二首 (包用康)(佚) (金宝南)二首 (陈毓镐)二首 (李翊勋)四首 (族叔槐芳)(佚) (吳晋祺)四首 (郑彬瑞)四首 (杭州榜眼吳士鉴)四首 (蔡同熙)(佚)(王受年)四首 (陈守潞)(佚) (鄞县举人陆仰贤)四首 (陈守淑)四首 (毛廷振)四首 (夏启瑜)四首 (潘惟镛)四首 (张廷鸿)四首 (施福谦)四首(残) (陈鸿磐)四首 (张廷黻)四首 (王世钊)四首 (杜文蔚)四首 (应朝光)四首 (陈奎燡)四首(残) (戎兆靖)四首 (张 愷)四首 (戴廷祐)四首 (李植本)四首 (沈霖岩)四首 (李翊燕)四首 (顾人楷)四首 (戚正学)四首 (余性存)四首 (陈绍龄)四首 (袁廷禧)四首 (陈廷康)四首 (汪大川)四首 (吳兆霖)四首 (李廷芳)四首 (陈居纶)四首 (陈守济)四首 (姚承铨)四首 (陈濂)四首 (陈守濠)四首 (蔡传馨)四首 (厉延豫)四首 (钱和蓥)四首 (石 钧)四首 (夏章瑞)四首 (石士谔)四首 (陈奎钟)四首 (李钟祥)四首 (范文熊)四首 (吴积润)四首 (陈祖棣)四首 (童炳鐈)四首 (张祖荫,1903年进士)四首 (蔡和锵)四首 (徐玉麟)四首 (卓希颜)四首 (王慎德)四首 (戴翊勋)四首 (李翊照)四首 (李翊鹏)四首 (袁承纲)四首 (董运銡)四首 (余名瑜)四首 (毛允犹)四首 (史悠諴)(佚) (余昌瑞)(残) (佚名)四首 (戴廷谔)四首 (董曾祥)四首 (徐家光)四首 (戴树勋)四首 (杨邻钊)四首 (余启棠)四首 (邱贤洋)四首 (余受恆)四首 (余兆庆)四首 (族叔昌宇)四首 (族叔养生)四首 (族叔石麟)四首 (族叔彬章)四首 (族弟文鑣)四首 (族弟连三)四首 (族弟毓陶)四首 (族侄泽霖)四首 (族侄振铎)四首 (族侄钦典)四首 (族侄江明,1904年进士)四首 (族侄仰高)四首 (族侄庚埮)四首 (从侄震森)四首 (从侄锡庆)四首 (从侄祖光)四首 (从侄 壹)四首 (同怀五弟曾述)四首 和诗共四百二十四首,据统计应有104人参与和作。 《耆龄酬唱集》刊印于宣统建元孟夏,即清宣统元年(1909年),后有忻继述之子忻受豫(字榆侯)写的跋,跋中说:这些和诗本当早就付印成书,但因忻继述认为这些和诗颂多规少,就搁置起来,后来经门下多次怂恿才同意印书。 而忻继述本人在书前的序中说:他生于旃蒙大荒落(即乙巳年)仲冬下澣三日(即阴历十一月廿三)。我算了一下是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而阴历那天是1845年12月21日。到他六十岁生日时,即1905年,他感怀自己幼承家学,碌碌无奇,中年尤多奇遇,上不能登科,下不能身修家齐,于是赋诗四律,书怀遣闷。由他的序中可知,他娶有继室杨氏,小他一岁,在补祝杨氏寿时,他的儿子忻受豫也有续娶。六十祝寿之日也是儿子的续娶之日。 这本有一百多人诗作的诗集虽是祝贺忻继述六十大寿的唱和之集,也如忻继述所言“颂多规少”,但由于忻氏家族的文献稀少,因此,这本诗集便是忻氏家族的珍贵文献了。我认为这本诗集的价值还不仅仅局限在对忻氏家族的珍贵,对当时的宁波文学界来说,这一百多人的诗作不也是研究当时文人往来关系的一个素材吗?而诗集中的有些诗还透露出一些宁波和忻氏家族的一些历史信息,更对研究地方史有所帮助。 在《耆龄酬唱集》中,我知道了忻继述有兄弟五人,他是长兄。还知道他能说会论,洪量善饮而有节制,从他认为这些和诗“颂多规少”一点,即可见他是个头脑清醒的人。因他处事先省吾过,最怕口误之过,所以自号吾过主人,言语谨慎。 还知道: 他在1905年重修祖庙(即二房亦政堂,现许家屿忻氏宗祠),后又督造凤墩祖墓,修二世祖和七世祖坟,增祭田,还拟买田办春祭。还为七世祖立后,后添丁增口,族人称赞。 而当癸巳年(1893年)其三个弟弟房屋毁于火灾又为他们造屋,并让分居之弟又同聚一堂。后发誓再不迁居,并为两个无父之侄娶妻。 他在同治壬申年(1872年)参加乡试不中后与同好结或蔼吉文社。后十二次参加科考不中,只取得明经资格,后以佐赈功授光禄寺署正(应是捐官候补,算五品)。到光绪二十二年(丙申,1896年)为某学官保送,才以优廪生资格充贡生,去过北京太学注选校官。他一直有意考出功名,四十年中多次去杭州,但后来他听到朝廷废科举停考试,为之怅然。他多次赴考,诗赋文词在院试九列高等,四取经古,但学生中有说他应考总是“小战胜而大战怯”。 他在同治壬申年科考的房师似是丹徒丁濂甫,同考者有郑彬瑞。 他这一族家境较好,所以四世之内都活到七十岁以上。 他在维新时期也在家乡创办崇文会。 他父亲赠公曾主修亦政堂费了十多年功夫,也是在东钱湖一带教了不少学生,而忻继述也在赴考之余教了不少学生,在陈家教了十二年,陈守济等都是他学生。充贡后门生更多,所以在他六十大寿时才有近百人来唱和,其中大多数都是父子两代人的门生和世交。 但他本人却在父亡之后屡处逆境,据说十年中八次家中举丧,又为儿子续弦三次。但为儿子择偶必选儒家女。 他脸上多须似虬髯公,秉性直率,生平不趋奉,愤时嫉俗而胸襟旷达。不喜药,爱养花,爱饮茶。最恨洋鬼子,恨穿洋装者。常穿儒服。恨赌博,恨花会串客并倡议禁止。他教学生作文最恨抄旧文样式。 其妻杨氏被封安人。次年(1906年)三月又为她祝六十大寿,也为自己六十大寿时未到的人补庆一次,称补祝双庆。杨氏弟为杨邻钊,亦是忻继述的学生。 他所居处是余家老宅。余氏宗谱请他去修。当初与兄弟析产分居时,他把旧宅让与兄弟,他自己买屋别处。 甲辰年(1904年)曾为忻氏家族中的百岁老翁忻德海祝寿并请官府旌表“百岁上寿”匾额。 当初亦政堂中设中室供奉忻都,称丞相祠堂。 亦政堂下除金鲤堂,还有分堂叫务本堂。 曾校刊全祖望水经注。 喜立轴,善辨真伪。 他儿子忻受豫曾娶余家女(余启棠妹),未出阁而病逝,故后称续弦。 族叔忻昌宇曾拜忻赠公、继述父子两人为师。 族叔忻养生曾拜忻赠公为师。 族叔忻石麟曾拜忻继述为师。 族叔忻彬章曾拜忻继述为师。 族弟忻文鑣曾拜忻继述为师。其父曾拜忻赠公为师。 族弟忻连三和其父曾拜忻继述为师。 族侄忻泽霖后住冠缨庄。他比忻继述小七岁。 族侄忻钦典、忻江明均拜忻继述为师。 忻继述常为没有一个总祠堂而感悲戚,认为无统宗之祠。 通过以上一些从诗集中的摘录,我感到对这位忻继述先生并不陌生了,他就像我童年时在陶公山街上见到的那些老先生,仿佛听到那特别的爽朗笑声,仿佛看到他指着那些不肖后生在怒骂,忻家人的感觉油然而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