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诗,一幢楼,谁更长久? 张健桐/文 题目上这两样,可谓风马牛,何出此问? 今秋随作协诗人团皖南泾县采风,所见所闻,撞击心扉,故出此问。 泾县历史悠久,历来是人文荟萃、文风昌盛之地,县城以西40公里处的桃花潭,虽是青弋江流经瞿村至万村间的一段水面,水深不过三四尺,却因含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闻名遐迩。据袁枚《随园诗话》所记,桃花潭豪士汪伦仰慕李白,盛情邀他前往游览,信中说“此地有十里桃花,万家酒店。”李白欣然应邀,所见却相去甚远,汪伦解释道:“十里处有桃花渡,潭边有姓万的酒肆。”李白为汪伦的浪漫大笑不已,并被他的深情感动。宾主开怀畅饮尽欢,李白临别作《赠汪伦》七绝一首:“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乃成千古绝唱,妇孺皆知。桃花潭也藉此名扬八方,不仅成为文人兴会之地,也吸引了天下游客,历千载而不衰。 我们这一行上海诗人今来踏访先贤足迹,满怀景仰之心,在李白仰首扬臂,似有妙句呼之欲出的塑像前,诗人们轮番留影,想来是个个都想沾点仙气吧? 导游指着一灌木荒草之处说这就是“万家酒店”遗址,我一看,呵,连一方砖瓦都荡然无存了,颇有感慨,于是“一首诗,一幢楼,谁更长久”这个问题倏地蹿上心头,挥之不去。人类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犹如一枚硬币的两面,缺一不可,重要程度也难分高下。虽然一般而言,一首诗在一幢楼面前弱不可及,但一首千古绝唱的生命力却可以傲视岁月,走进世世代代的人心,在它面前,有几多楼宇敢来比试? 我的思绪回到了现实,想起上午的诗人座谈会上,诗人田永昌讲述的去年陪同诗人赵丽宏赴塞尔维亚斯梅德雷沃国际诗歌节领取第四十四届“金钥匙”奖时的两件轶事:在斯市,诗人是极受尊重的,中国诗人赵丽宏得了大奖,电视报纸重磅报道。那几天里,赵丽宏一行走到哪里都会被人认出。在一家温州人开的超市里,女老板执意要为赵买的眼镜免单,还热情邀饭。另外,在塞尔维亚国际书展上,一位坐着轮椅的女读者特地拿出她刚买的赵丽宏诗集《天上的船》,请赵丽宏签名。赵丽宏欣然写下“宁静致远”数字相赠。田永昌讲得起劲,赵丽宏轻轻补充道:“那位女士的脸上丝毫见不到身有残疾的愁苦,反倒呈现一种明朗的光辉,那种热爱诗歌的情愫非常感人。”赵又说:“诗人真正的荣耀在于读者与知音,不在于是否在国外得奖,我更在意作品在母语读者中是否受欢迎。”此刻,我在暗忖,诗人能有今天的“汪伦”喜爱,这是多么美妙的事情一桩!千古绝唱可遇不可求,但获得更多的知音而非自娱自乐地写作难道不该是诗人的追求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