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储有明: 丹青不知老 淡定箪瓢心 ——评黄浦画院画师叶良玉 回复: 0 浏览: 3648
^_^!
表情: 作者:储有明 时间 2016-11-4 16:41:13 序号:7566
 
  【丹青不知老 淡定箪瓢心】

——评黄浦画院画师叶良玉

储有明

注:《论语·雍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工笔重彩人物画是传统中国画中形成最早历史最为悠久的绘画科目。迄今传世最早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女史箴图》,相传是东晋大画家顾恺之绘制的,已有一千多年历史。唐宋时期是工笔重彩人物画发展的巅峰,但自南宋梁楷以减笔泼墨法作人物画以来,特别是元明以降,
水墨人物画逐渐兴起,渐成主流,工笔重彩人物画遂成式微之势。有清一代,擅画工笔重彩人物画的只有冷枚、焦秉贞等少数宫廷画家,以及清季活跃在松江、杭州一带的民间画家改琦和费丹旭。近代以还,擅工笔重彩人物的画家更是寥若晨星,而年逾古稀的黄浦画院老画家叶良玉却是这为数不多的工笔人物画家中的佼佼者。

叶良玉1930年生于上海,13岁时拜在书画名家泖东逸少张琢成先生门下,初习山水、人物、走兽,后专攻人物、仕女,私淑乡先贤华亭改琦的绘画风格。自少年时代起就潜移默化地接受传统中国画以线造型的美术观念,曾花大力气认真临摹传统人物画十八描和晋唐以来优秀人物画作品,从而奠定了扎实的线描造型和随类赋彩的基本功,对传统绘画的表现程式和技法技巧有着较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又善于借鉴和吸收西洋画和日本画的某些合理因素,特别是近代日本画中所流露出来的现代气息,以及带有强烈装饰风味的日本仕女画,画面上那简洁流畅的线条、浓艳绮丽的色彩、缜密工整的织品纹样、严谨细腻的设色程序等都给他以有益的启迪。

叶良玉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在全面继承前人技法技艺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开拓。他的作品大都取材于中国历代典籍和诗文名篇,但他并不是单纯地去描绘古代文史作品中的人物和事件,而是凭借自己对古代文献的深刻理解,捕捉历史人物在彼时彼地的情态,着力表现人生的感受和况味,为今人解析古人风韵。因此,他的作品有着较高的美学起点和浓厚的文化底蕴。
叶良玉的作品充分发挥了工笔重彩人物画以线描微骨干、精细入微地表现人物对象的艺术特色,精细地刻画了人物形貌和精神气质,人物形象逼真生动,神情各异,五官刻画准确、精炼,须发齐整细密,衣饰描绘尤见功力,线条轻快而凝炼,成功地表现了织物轻、薄、透的质感。他善以高古游丝线描和铁线描来勾勒人物,使笔运物不仅能气贯中锋,还能使峰回脉转,横竖倒逆,收放开和,虚实疏密等均与主体相呼应,使线条富有意味蕴藉的韵律感,从而增强了画面的表现力。

叶良玉的历史题材人物画,善于营造画面的历史氛围。他巧妙地调动了人物在画面上空间位置的变化,通过环境的烘托和陪衬,创造出诗一般的画面意境,把历史人物在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栩栩如生地表现在尺素之上、毫端之下。如他创造的《荆十三娘》,汉代砖刻艺术纹样的背景构成观赏联想的空间,并与主体任务的素雅衣饰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不仅进一步突现了“剑侠中豁达者”荆十三娘的飒爽英姿,也使画面充盈着古幽之气。又如他创作的反映古代反腐倡廉题材的作品,画面上人物较小,且倨居于一隅,而画面上景色却十分开阔。这种俯视角度的全景式取景和构图,使观者能站在正义和道德的高度,审视和俯瞰历史人物的是非功过,也把收贿行贿者卑劣猥琐的阴暗心理刻画得入木三分。诚如艺术大师程十发先生所评价的,叶先生的画“十分注意整体到装饰性效果的安排,不论远观还是近赏,都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乃有阴笔所至无往不宜之感”。叶良玉的工笔重彩人物画,其画面中的装饰感,受画家的主观感情支配,是生命张力的体现。

工笔重彩人物画作为一种传统色彩十分浓郁的绘画科目,其创作迥然有别于水墨写意画,它不是即兴式的随意而发,而要有翔实而周密的创作准备。不仅要求画家在艺术技巧上有较为深湛的功力,还要求画家保持一种恒久的创作热情。创作过程中要用充分的时间,创作心态要格外平静,才能长时间地伏案工作;创作技艺要连贯把握,创作意识要持久活跃,才能充分发挥工笔重彩人物画特有的艺术魅力。

老画家叶良玉今年已81岁,已步入耄年,但他每天笔耕不辍,艺术上不断出新,为人为艺水乳交融,是气质、风度,也是风貌、秉性。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在其不朽的著作《论语》中评价自己的学生颜回时说:“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论语·雍也》),在老画家叶良玉的身上,我们不也看到了这“丹青不知老,淡定箪瓢心”的古风遗韵吗?

画家叶良玉作品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