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作家与“新雅” 撰文/储有明 我区老字号新雅粤菜馆,从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起,就与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些知名作家结下了不解之缘;有的还留下了不少饶有趣味的文坛佳话。 以小说《沉沦》驰誉文坛的“创造社”浪漫主义作家郁达夫,就是从“新雅”开启了一段与王映霞女士的爱情之旅的。据现代文学史研究家桑逢康所著的《郁达夫传》记载:郁达夫在早年留日同窗孙百钢的上海寓所偶遇王映霞,当即产生好感,坚邀孙氏夫妇与第一次邂逅的王映霞同赴南京路“新雅”用餐,并从此开始了对王映霞的热烈追求。 据郁达夫《日记九种》:郁初识王映霞,时在1927年1月14日;而“新雅”尽管早在1926年就已开设在虹口北四川路,却直到1932年才迁到南京路的。郁、王初次订交的地点,如果坐实在南京路,那么必不在“新雅”;如果坐实在“新雅”,那么必不在南京路。 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舛误,恐怕和“新雅”当时与众多现代作家之间的密切关系有关吧? 开设在北四川路上的“新雅”,堪称上海最早的文艺沙龙。尽管它的规模并不大,只是一间单开间两层楼的广帮茶室;但由于它闹中取静,加上店主南洋归侨蔡建卿在经营上吸收了欧美咖啡馆的某些做法,不仅供应清茶和广式点心,还兼营咖啡、可可、荷兰水和西点蛋糕。尤其是装潢格调的高雅脱俗,以及餐具杯盘消毒的可靠,更是吸引了现代作家中不少爱坐茶室、咖啡馆的新派人士;如戴望舒、叶灵凤、邵洵美、刘呐鸥、朱维基、张若谷、林微音、黄震遐、傅彦长等。当时只要座中有邵洵美,那么所有的茶点费甚至中午的便餐等,就统统由经营书店的邵老板包办付帐。由于不少作家在文章中,乃至在日记、书信中经常提到“新雅”;遂使这家广帮餐厅便一天天地名声大噪起来。连《鲁迅日记》中也记载了,他曾应当时担任大江书铺总编辑的陈望道之招,到北四川路“新雅”去赴宴的情况。 据说第一位发现“新雅”并在作家圈内广为揄扬是林微音。这位海派男作家,与京派女作家林徽音的姓名仅一字之差,且字形又十分近似;以致于“不敢掠人之美”的京华才女不得不把自己的名字改为“林徽因”,以免鲁鱼亥豕之误! 据现代著名作家施蛰存生前回忆:林微音的举止很有些“怪气”。夏天,他经常穿一身黑纺绸的短衫裤,在马路上行走。有时左胸袋内会露出一角白手绢,象穿西服一样;有时钮扣洞里还会挂一朵白兰花。有一天晚上,他在一条僻静的马路上踯躅蹀躞,被一个印度巡捕拉住,以为他是一个“相公”(男妓);他这身装束,在上海,一般是“白相人”才会穿的。 话还得回到文章的开头。尽管郁达夫与王映霞未必在北四川路上的“新雅”约会,但一本记述现代诗人戴望舒爱情与文学生涯的传记文学作品,在写到戴望舒与穆时英的胞妹穆丽娟双双堕入爱河时,曾多次把北四川路上的“新雅”,作为两人约会晤面的地点。这恐怕是可信的,因为这本传记的作者曾在穆丽娟生前釆访过她本人。
王映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