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年前上海人 背诵旧诗学英文 撰文/储有明 近来旧体诗又受到年轻人的追捧,这使我想起一百多年前的上海人,根据旧体诗来学习英文的陈年往事来。 第一次鸦片战争结束后签订的《南京条约》,使上海成为“五口通商”的重要城市之一,成为对外开放的前沿,英文的实用性逐渐突出,不少自幼学习“子曰诗云”的传统知识分子也纷纷改弦更张,转舵学习起英文来。但他们学习英文的方法很奇特,那就是通过背诵旧体诗来提高对英文单词的记忆。 清同治十二年(公元1873年),清廷广方言馆学生、襄理盛宣怀办理洋务实业的杨勋在《申报》上连载,介绍通过旧体诗学习英文的方法;其中有一首是这样的: 清晨相见谷猫迎(good morning), 好度由途(how do you do)叙阔情; 若不从中肆鬼肆(squeeze), 如何密四(mister)叫先生。 短短四句诗中涵盖了四个英文短语和单词,每句诗都押韵,朗朗上口,是从小饱读诗书的年轻学子喜闻乐见的形式,便于记诵。其中第三和第四这两句诗,把当时读书人看不起洋鬼子,但为了榨取(squeeze)他们的钱财,又不得不虚与委蛇,与他们周旋,称他们为先生(mister)的复杂心态剖析出来:如果不是为了在与洋人打交道的过程中,赚他们的钱,我干嘛称他们“先生”呢! 对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些英文单词,通过旧体诗,也能让学习者耳熟能详起来;如: 毛夫(mouth)是口迪夫(teeth)牙, 办特考夫(bad cough)伤肺家; 如此夏间生买退(summer day), 华端梅论(water mellon)破西瓜。 对英文中发音相近的单词,杨勋也通过旧体诗,提示当时的学习者予以分辨,如: 小车(car)卡片(card)总称“揩”, 灰二(wheel)车轮沙四(shose)鞋; 买得尘帚勃腊喜(brush), 照牌新做煞因排(sign_board)。 小汽车和名片在英文中的发音很接近,都读“揩”,这一点要提请中国学生注意,不能搞错。擦皮鞋的鞋刷和汽车的尘帚,在英文中是不分的,都叫“勃腊喜”。 对于刚去洋行做“小白领”不久的中国人,必须要了解洋行内有关文件收发的一些规矩,以及与此有关的英文单词。这一点,通过旧体诗教英文的杨勋也注意到了;他为此特地写了一首诗: 兑四克(desk)为写字台, 吉无来脱(give letter)送书来; 杀阴薄克(sign book)签名字, 立待还云唵煞回(and So wait)。 当你坐在写字台上办公时,有人送文件来,你必须签收,还要请送文件来的侍应生稍等片刻。 当然,旧体诗教的都是洋泾浜英文;但它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反映了一百多年前上海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市民文化生活和城市风貌的一个侧面;不啻是上海城市记忆中的一支诙谐的小插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