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瓶庐”主星夜兼程赴皖觅宝 撰文/储有明 上海复旦大学校长苏步青,为沪上著名书法家姚竹题辞,颜其斋曰:“百瓶庐”。顾名思义,精于书法艺术兼好收藏的姚竹是以瓶为主题来集藏的;而且收藏的有一定艺术价值的历代古瓶当不少于一百樽。 收藏家每一件精美的藏品都来自于因缘巧会,“百瓶庐”主姚竹当然也不例外。他收藏的每一樽瓶,都有着一段曲折有趣的故事。 一个溽暑的夏日,傍晚时分,姚竹还在“百瓶庐”内摩挲把玩一樽清康熙豇豆红观音尊瓷瓶;这是他收藏的精品之一。这时,他的一位挚友手提行李箱风尘仆仆地来到他家。原来这位友人刚自黄山旅游归来,返沪前途经屯溪老街,在一家书画铺里看到一樽五彩花鸟纹瓷瓶,成色看上去像是有些年头了。为了尽速把这一信息告诉姚竹,这位友人一下车顾不上先回家,径自提着行李箱直奔“百瓶庐”。 友人边说边掏出一帧在这家书画铺里拍摄的照片,背景就是那樽他反复提到的五彩花鸟纹瓷瓶。 姚竹的眼前顿时一亮:这是一件精美的“硬彩“花鸟纹瓷瓶,色彩爽朗,古朴典雅。 原来五彩瓷有“硬彩”和“软彩”之分。“软彩”即粉彩:“硬彩“虽然也是釉上彩,但因它烧制的温度略高于粉彩,且颜色透明,殊少深浅浓淡的层次和变化,釉料看上去有坚硬感,故在瓷器收藏家的“切口”中,有“硬彩”这一称谓。 事不宜迟。姚竹连晚饭也顾不上吃,收拾了几件换洗的衣服,星夜兼程,直奔屯溪。 车中一夜颠簸,姚竹带着一脸倦意来到屯溪老街;但当他找到这家书画铺、面对着那樽五彩花鸟纹瓷瓶时,精神倏地为之一振。 从瓶底的铭文:“居仁堂制”可知,这樽瓷瓶的制作年代是在清末和民国初年之交,“洪宪”称帝闹剧粉墨登场的前后,距今已逾百年。年代虽说不上太久远,但“居仁堂”的彩瓷制作工艺,在近代工艺美术史上被认为是直接承继了中国传统彩瓷的颠峰——清代康熙时期的工艺精粹的。毫无疑问,这是近代“硬彩”瓷中不可多得的一件精品。 店主是当地一位颇负声誉的民间书法家,而姚竹曾拜在沪上书法名家谢冷梅和蒋凤仪的门下,精研书法垂三十年,写得一手漂亮的王字,兼精篆体。一番切磋交流之后,两人一拍即合。屯溪老街的书画铺里多了几件姚竹的书法作品;而沪上“百瓶庐”中多了一个件近代硬彩瓷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