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裘新民:何事长为古人忧 回复: 0 浏览: 1079
^_^!
表情: 作者:qxm 时间 2021-8-31 11:15:59 序号:8164
 
  何事长为古人忧

裘新民/文


当年读柳永的《雨霖铃》,读到“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不由一阵感慨,是啊,离别之后,今晚酒醒何处呢?于是免不了为古人而忧,为其遭际叹惋唏嘘。

词人与情人离别,一时间抒发离情别绪,再摹写想象中别后的情状,总让人觉得缠绵悱恻,凄切凄婉。宋词中,这类词不少。也因此,当读到类似的词,如周邦彦的《夜飞鹊》中的“河桥送人处,凉夜何其。斜月远堕余辉。铜盘烛泪已流尽,霏霏凉露沾衣。”又如贺铸的《石州引》中的“长亭柳色才黄,倚马何人先折?烟横水漫,映带几点归鸿,平沙销尽龙荒雪。”再如林逋《相思令》中的:“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欲平。”还如刘克庄《长相思》中的:“烟迢迢,水迢迢,准拟江边驻画挠,舟人频报潮。”总觉得古人作孽,竟遇到如此多的分别。

也是,别情感人,容易牵动人心。那西厢记里,老妇人要张生进京考状元,离别之时,王实甫的《端正好》写道:“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写的很煽情,不得不为张生崔莺莺叹惋。但是,写还是要写,赚取些世间的同情,是文人的一路笔法。关汉卿的《四块玉》,也是写别情的:“自送别,心难舍,一点相思几时绝?凭阑袖拂杨花雪。溪又斜,山又遮,人去也!”就像后来的一首歌词里唱的,隔山隔水永相望。

连近代那位号称“四公子”之一的袁克文,在青帮里的辈分比麻皮金荣他们还要高,写起别情一类的题材,也是得心应手。他有《踏莎行·宿粉房琉璃街霭兰室》,怀念那些跟他好过的女人们。“随分衾裯,无端醒醉,银床曾是留人睡,枕函一晌滞余温,烟丝梦缕都成忆。依旧房栊,乍寒情味,更谁肯替花憔悴?珠帘不卷画屏空,眼前疑有天花坠。” 没办法,他后来铜鈿银子花光了,写写这种句子,也是遣怀吧。

似乎是读多了,就觉得其间固然有感人的情份,但是不是也有作的成分。这世间的作,原是不分男女的,女人作,男人也作。那位《金瓶梅》里的潘金莲,几天不见西门庆,也是想得病来。“凌波罗袜,天然生下,红云染就相思卦。似藕生芽,如莲卸花,怎生缠得些儿大!柳条儿比来刚半叉。他不念咱,咱何曾不念他!倚着门儿,私下帘儿,悄呀,空叫奴被儿里叫着他那名儿骂。你怎恋烟花,不来我家!奴眉儿淡淡教谁画?何处绿杨拴系马?他辜负咱,咱何曾辜负他!”

倒是钟嗣成的一首《恨别》,作也是作,但是有分寸,有节制:“风流得遇鸾凤配,恰比翼便分飞,彩云易散琉璃脆。没揣地钗股折,厮琅地宝镜亏,扑通地银瓶坠。香冷金猊,烛暗罗帏。支剌地搅断离肠,扑速地淹残泪眼,吃答地锁定愁眉。天高雁杳,月皎乌飞。暂别离,且宁耐,好将息。你心知,我诚实,有情谁怕隔年期。去后须凭灯报喜,来时长听马频嘶。”看看人家,先自我表扬,说自己老实,不会花嚓嚓,等你,末了还留了段光明的尾巴。

及至后来读到一首外国诗,突然就有了另一番感慨。似乎,为古人忧,忧的好像多事。古人的忧,字里行间,作法作法,作完了,该干嘛还干嘛。那首外国诗是与谢野晶子的:

别哀叹,
快上路,
今夜,会有别的
柔软的手,等着
为你宽衣。

也是哦,管他酒醒何处,会有别的柔软的手,等着为你宽衣。

其实,民歌里,那种别情,也有很豪爽的。当然,这豪爽,应对的是一种奔波、一种无奈,一种向往,比如《走西口》。我收集过好几种《走西口》,其中一首是“哥哥我走西口,小妹妹你实在难留,手拉着哥哥的手,送哥送到大门口。哥哥我出村口,小妹妹你有句话儿留,走路走那大路口,人马多来解忧愁.。”

就像《诗经》里,那首《遵大路》一样:“遵大路兮,掺执子之袪兮,无我恶兮,不寁故也!遵大路兮,掺执子之手兮,无我魗兮,不寁好也!”自然,清爽,豪放,大路,扎台型。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