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储有明:明代“驴友派”画家谢时臣的行旅山水 回复: 0 浏览: 1196
^_^!
表情: 作者:储有明 时间 2022-1-4 3:22:11 序号:8190
 
  明代“驴友派”画家谢时臣的行旅山水


撰文/储有明


史学家兼画论家童书业先生尝云: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发展“到了明代,才渐渐专讲摹仿”;而且“明代和元代一样,也是山水画独盛的”。

明代山水画,前期以戴进领銜的院画和“浙派”,在当时“有极高的地位,为众流所依附”。直到明中期,以沈周、文征明为代表的“吴派”兴起,“浙派”才衰落了。童先生还指出:沈周“的画影响很大,在明代中叶,成为文人画的正宗。”

比沈周晚生约六十年的姑胥画家谢时臣,是受沈周影响很大的“吴门画派”新锐。沈周八十七岁谢世时,谢时臣已二十七岁左右,且与沈同居吴门;因此不少美术史论著的作者都认为,谢在沈周生前是晋谒并请教过沈周的,有的论著据此把谢列为沈周的门生弟子。然而谢时臣却是“吴门画派”中的异类,他的山水画用笔刚劲、用墨酣厚,与浙派有着血脉贯通之处。

据童书业先生考证:其实沈周早年,“浙派画正在盛行,所以他的山水画中颇含有浙派的影响。”沈周的传世作品中有不少是摹仿或临习前人的;他仿子久、仿山樵……清代画论家华翼纶在《画说》中认为:沈周“法董、巨及元四家,能窥古人堂奥。”

如果说沈周临摹师承的对象以“元四家”为主,那么谢时臣师承的画家就一直上窥到北宋的郭淳夫。

郭熙(约1010年~1100年?),字淳夫,是北宋画院最负盛名的山水画家,曾任翰林待诏直长。《宣和画谱》说他“善画山水寒林”,举凡“回溪断峰,岩岫巉绝,峰峦秀起,云烟变灭、唵霭之间,千态万状;论者谓熙独步一时。”从他传世的作品《幽谷图》、《山庄高逸图》和《溪山访贤图》等来看,有的巍峨雄壮,曲折幽深;有的清旷悠远,苍郁浑厚;无论是层峦叠嶂、悬瀑鸣泉、远岫晴烟、古柏虬松、野凫扁舟、竹篱茅庐、琴童高士……都维妙维肖,栩栩如生。他还善于表现四时朝暮、风雨明晦及不同季节气候景物的微妙变化。当时朝臣中普遍流传着“绕殿峰峦合匝青,画中多见郭熙名”的诗句,可见郭熙在皇家画院中的地位。他不但蒙圣恩,“受眷被知”;作品还被“评在天下第一”。当时皇宫廊庑,举目皆是郭熙的山水画作品;廷臣绕殿谨见,多见郭熙之名。

郭熙还是一位颇有建树的书画理论家。他在所著画论著作《林泉高致集》(由其子郭思整理成书)中,不仅掲橥了山水画创作的“三远”构图法则,还结合自己的创作实践指出:画家要创作出“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山水画作品,必须到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中去“饱游饫看”,实地体验。他说:“真山水之川谷,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真山水之云气四时不同……真山水之烟岚四时不同。”画家只有置身于大自然的真山真水之中,才能“身即山川而取之”,创作出具有视觉真实性的山水画作品。

郭熙注重写实造型的山水画,在元、明两代备受推崇;金代诗论家元遗山说:“山水家李成、范宽之后,郭熙为高品;熙笔老而不衰。”现代历史学家兼画论家童书业先生也说:“元代主要画家多学董源、郭熙两家”;又说:“明院体浙派画家,也多学郭熙的”。在这种画坛风气的熏染下,作为”吴门画派”兼受“浙派”很大影响的谢时臣,也通过临习和摹仿郭熙的笔法,把自己在行旅和游观中对真山真水的饱游饫看和沉浸式体验,以复古的方式表现出来。

《秋山访贤图》是谢时臣摹仿郭熙《溪山访友图》和《山庄高逸图》的笔法而创作的一幅山水巨幛,表现崇山峻岭深秋寒林的全景,尺幅巨大,为绢本,高117厘米,宽60厘米。作为一位“驴友派”画家,谢时臣这幅“仿郭淳夫笔意”的全景山水画,画中的山峦叠嶂,寒江荒渚,都是画家在山水游踪中”身即山川而取之”的,是“可行、可望、可游、可居”的。

此图依据郭熙的“三远”法,以S形为轴线,自下而上,由近及远,层层推进。远景主峰突兀,巉岩危崖,上薄云天;巨石以卷云皴绘就。据《画麈》:郭熙首创的卷云皴,“取真云惊涌作山势,尤称巧绝。”谢时臣的仿作,颇能得其三昧。巨石作泰山压顶之势,如乱云奔涌而下,极富动感。山势渐入高远,云深不知处,隐藏着古刹佛寺,宝塔经幢。

中景以飞流直下的瀑布为视觉中心,瀑布上方主峰危乎高哉,下方溪流萦回曲折,颇具动感;山路呈S形,把视线引向路边的凉亭和茅庐。茅庐内高士论道,茅庐外驴马饮槽;长日闲适,颇有几分陶渊明“山气日夕佳”的意境。

近景杂树坡渚,杂树瘦硬老辣,似蟹爪下垂;坡渚皴斫刻峭。溪桥流水,画水纯用线条,极富流动之趣。孤舟渔翁,樵夫担柴,商贾策驴过桥。岸上竹篱茅舍,高士抚琴,门外犬吠,两儒生相偕访贤,书僮携琴紧随其后。

艺术大师黄宾虹在《古画微》中揭橥:“河阳郭熙善山水寒林,亦宗李成法,得云烟出没、峰峦隐显之志。布置笔法,独步一时,早年巧赡工巧,晚年落笔益壮。”谢时臣的这幅《秋山访贤图》,仿郭熙晚年笔意,写秋山寒林,一定程度上强调了大自然中真山实水的客观真实性。他在画面上通过组合稠密交叠的山崖危岩,使奇峰、叠嶂相互穿插,溪流、悬瀑回环掩映,参差崚嶒,争奇竞胜。构图也符合“驴友派”画家“饱游饫看”的行旅路线,近景、中景、远景环环相扣,一气呵成;疏密、松紧,有条不紊。

谢时臣的传世作品都以隶书落款,此图也不例外;“正德丙子”为公元1516年,其时谢时臣约29岁,可见此图是其早年的作品。款下钤“思忠之印”,因谢时臣字“思忠”,此为他常用之印。图上还钤有一枚收藏印:“千山耿信公书画之章”。耿信公名耿昭忠,汉军正黄旗人,是清初著名的收藏家,精于书画鉴定;流传迄今的宋、元、明名人书画,有不少都钤有耿信公的收藏印。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