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某某某佳作 → 当前帖子
 
题目:储有明:青葱岁月的爱情补偿 ——读戴培钧新著《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回复: 0 浏览: 680
^_^!
表情: 作者:储有明 时间 2023-8-30 1:10:22 序号:8221
 
  青葱岁月的爱情补偿
——读戴培钧新著《有多少爱可以重来》

撰文/储有明

作家戴培钧创作的第二部长篇小说《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是一部关于青葱岁月爱情补偿的情感怀旧类小说。它通过共性的叙事模式,以普通家庭和个体在波澜壮阔的时代变幻中所经历的世事变迁为切入点,借助厚植故事的细节基础和对往事的怀旧式迷恋,以一幅幅鲜活的生命图景,展现变化动荡的时代背景下,小人物的命运起伏和在时代洪流中的身世沉浮,包括他们的生活、爱情、梦想、奋斗和思考,展现了社会发展和变革的重大语境,映衬大时代的曲折多舛,从而以小衬大、以大托小地承载起厚重的社会议题和文化反思,并寄寓了时代更迭下普通人价值观念的嬗变。

这是一部值得慢慢咀嚼和细细品味的小说。作者以引人入胜的故事情节,丰富的人生体验和严肃的人生思辨,折射了那个年代青年的纯真;把在特定年代中人性被压抑和扭曲的部分,把男女主人公小小少年两小无猜、青梅竹马的青春萌动,把影响男女主人公一生的“牵手门”事件,以及他们被迫分道扬镳,从医、务农,回城、闪婚……在相隔的时空关系里,各自在命运的激流中飘萍、沉浮、顛簸,乃至各自遭遇婚变和时代变迁所带来的无可奈何的个人遭际和境遇………这一切,都被作者按线性化的表达和话分两头的叙事模式,罗织到作品写实逻辑的情景演绎中去;在社会的伦理框架内,饱含着阅尽世事、阅尽人间沧桑的五味杂陈。文字背后有些许伤感、些许痛楚,背负着对过往岁月的悔悟与隐痛,深沉与忧伤;作品倾注着作者对所经历的峥嵘岁月的深情回望,那记忆中内心的激烈波荡,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更宽的阅读视野和更长的认知视线。

小说的叙事核心和故事的情节主线清晰而悠长,绵延达四十多年。自上世纪七十年代初男女主人公少不更事的牵手;以及面临“毕业季、分手季”,于无奈中各奔前程,各自历尽世路坎坷、人事代谢;以迄新世纪2015年的不期而遇。人生道路上遭逢的这一系列极富戏剧化色彩的转折,使人物的命运在“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转机中,充满了诸多不确定的变数。男女主人公青葱岁月、情窦初开的第一次牵手,尽管在各种外力的干预下被迫分手,却终于在事隔四十多年之后意外邂逅,旧情复燃,破镜重圆。两人的婚恋通过青葱岁月的爱情补偿,通过年深日久的情感积淀,终于得以延宕性地实现。正如小说中所揭示的那样:爱,可以重来!不仅仅曾经拥有,更要天长地久。

如果说青春期的萌动一度成为笼罩在男女主人公身上的巨大阴影,那么与初恋情人的鸳梦重圆、冰释前嫌,无疑是对婚姻和爱情的一次最令人动容的救赎。也因此使全书的叙事充满了环环相扣的悬念和张力,在跌宕多姿中展现了大千世界的芸芸众生和民间社会的众生百态。

特定的故事空间,必然负载着故事所赋于的过往事件的特定意义。作者在书写个人遭际在时代变迁中的崚嶒,以及在絮叨寻常坊陌、身边故事的同时,还把关注的目光投射到“渐冻人”这一特殊的弱势人群,第一次把他们的生存状态引入小说。通过真实的生活细节,通过贴近读者的叙事脚步,呈现出人与社会的复杂关联,从而牢牢胶注着读者关注的视线。作品中女主人公面对爱子突如其来的疾病,在束手无策中呈现出亲情的无力感,那种在痛苦与无奈中的挣扎与苦涩,牵动着读者的心弦,也为故事情节的发展和婚变的酿成,預设下不可逆转的伏笔。

作为一部追溯青葱岁月懵懂爱情的怀旧情感类小说,作品充溢着无处不在的年代触感;细节元素都是从当时的社会现实中撷取而来的,从而勾勒出世俗生活可感可触的图像,无不有着鲜明的时代印记。作者在娓娓道来的叙述中,重拾那些在过往的生活和经历中曾经真实地存在,却有可能被我们所忽视的细节,从而有效地折射出人物的心理和作品所处时代的现实质感。如男女主人公相偕赴班主任老师家为说项而购买的大白兔奶糖,作为对特定年代送礼佳品的追忆,时代痕迹鲜明,有着独特的意涵。作者通过对怀旧景观的物恋式呈现,一定程度上加重了作品的情感氛围,也使作品产生了更为内在的情感张力。

作为一部反映社会大动荡中小人物命运的长篇小说,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揭示人物的命运是其要旨。在作者饱含激情的文字中,流淌着脉脉的温情和款曲的隐衷。人物形象刻划生动,白描线条,肌理毕现;细节和心理描写,以及环境烘托细腻丰富,人物形象呼之欲出。作者截取了较长的时间段来展示生活的波澜起伏,揭示人生的坎壈崚嶒和命运多蹇。故事在情爱的纠葛中,深情回望那逝去如斯的青葱岁月,在寻寻觅觅中探求爱情补偿的可能性与可行性;从而以真诚的同情和怜悯,关注着大时代中普通人的情感世界。字里行间,充溢着对人物命运乃至一个时代的描述和延伸,充溢着对人生、对命运和对生存的哲理解读。个人的遭际,不会脱离特殊时代、特殊地域的历史语境。作品由一时及一世,由个体而众生,试图进入社会生活的纵深,洞烛人性的幽微。反映了作者对社会现实的前切和反思,启迪读者对人生、对生命和对生存的深层次思考。

(原载2023年8月28日《文汇报》)

没有回复帖子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