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注册会员 登陆论坛 搜索帖子 最新帖子 最热帖子 风数文化 真亮心情 陆新瑾诗歌
 
论坛首页诗歌展示栏 → 当前帖子
 
题目:杨瑞福:上海回眸(一) 回复: 2 浏览: 1302
^_^!
表情: 作者:杨瑞福 时间 2024-5-6 23:17:40 序号:8236
 
  上海回眸(一)


杨瑞福/诗


# 海宁路的风貌试验墙


从2023年开始,海宁路

诸多旧式里弄的命运

发生了巨大的改变

看惯了成片拆迁悲剧的我

演着演着,就演成了一出喜剧

我的童年,包括我上的小学

都在海宁路旁的东德兴里度过

流逝的光阴无法复制

被夷为平地而重新建造高楼的它

已经没有多少的人气

但它可以羡慕,并且

大大方方去祝福海宁路

另外的几处石库门里弄

在新世纪获得的好运

例如被改造成《今潮八弄》的公益坊

接着,弘安里也开始建造

“工法试验墙”,它力求延续

原址原筑的里弄风貌与格局肌理

修旧如旧,不把真品变成了赝品

这是上海城市改造的重要课题

这些保护性的修缮、改造和改建

当然比粗暴的拆迁困难多了

决策者们以前算了太多的经济账

现在更多地考虑的是,文化的传承

以及城市珍贵历史档案的保存

上个世纪在这一带频频现身的文豪啊

欢迎你们组团,在夜半

或者在我们甜蜜的梦中来访

不仅是弘安里,还有陆续在施工的一批里弄

德年里、和乐里、宝兴里

更富里与同昌里,衷心期待你们的到来和验收


# 金泽古镇的“冷”

1

清明假期去了金泽镇

才知道上海古镇的境遇

天差地别,“冷热”分明

金泽面对着江苏和浙江

它的作用,更像是一扇大门

始终为长三角而敞开

2

金泽的名字很好

命中带水,这里有上海最大的淡水湖

淀山湖的多年滋润

这说明,在金泽人的内心中

淀山湖的水

堪比黄金

3

外地的游客很少前来

进了古镇

基本上听的都是乡音

我没在这里出生

没有贺知章那样的感慨

“儿童相见不相识”

4

首先见到了一座古寺

它的名字《颐浩寺》

始建的日子是南宋

它被誉为苏杭之首的佛寺

关键是,一心苟安的宋高宗

曾在这里住过,寺觉得脸上有光

5

一条河穿镇而过

这几乎是江南水乡通用的模式

河的两边是老街

街上有的房子属于保护建筑

光绪年间的民房,人老了没用

房屋老了让大家尊重

6

河上的每座桥,都有

它们身世的详细介绍

放生桥、如意桥和迎祥桥

各式各样的桥

让一条本来平淡流过的小河

有了卧虹如画的感觉

7

最壮观的桥是普庆桥

美国拍摄电视片而新建

以《清明上河图》的汴水虹桥为蓝本

我只是静静地欣赏

捆扎的64根原木和5根横梁

没人说它抄袭创意,张择端别生气

8

老街的游客不多

不必太在意场面的冷清

但愿每天一份好心情

站在画着年画的白墙前

照一张相,沿街的小店

谁还在费力地吆喝“阿婆茶”?


# 北外滩的国客中心

—读一则“上海虹口”的报道有感

位于北外滩的国客中心,东大名路800号

已经沉寂了多年,前几年发生的“疫情”是主因

它多么急切地盼望,国际邮轮的复航

从此不再让三公里长的“黄金”滨水岸线

年年望穿秋水

相比吴淞口的国际邮轮码头

国客中心的水,也许没有那么的深

它有3个八万吨级的泊位

足够同时停靠三艘豪华的邮轮

还可以容纳,至少50条游艇

在这里“掀风作浪”

它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位置好,如果想在船上

就一览浦江之美景

看陆家嘴的上海中心与东方明珠

看外滩天然的万国建筑“博物馆”

从国客中心登岸,可“一步登天”

终于,阴霾被阳光的利剑划开

皇家加勒比国际游轮旗下

一艘名为《银海幻影号》的邮轮

在今年的4月7日再访上海

“春天”来到,我们就不能让它走远

为了迎接客人的到来

国客中心准备了舞龙与舞狮的队伍

以最隆重的仪式

告诉他们,充满魅力与活力的北外滩

是中国,也是魔都敞开胸怀的大门

打开了就永远不会闭上


# 美琪大戏院的审美观

位于上海的江宁路66号

列入了第三批中国“20世纪遗产项目”

美琪大戏院,当然有许多理由

为自己魔都的地位骄傲

它在1941年落成

设计师是范文照

它取名美琪,这说明

这座剧院强烈的爱美心理:

“美轮美奂 琪玉无暇”

它的建筑风格是美国式的

但具有装饰艺术派的特点

典雅而独特,舞台的设施完备

观众的休息大厅

一楼和二楼拥有共用的空间

宽敞并且大方

当初开幕式的风光犹在眼前

许多海内外的人士赞扬说

这座剧院是“亚洲第一”

它当时可能也这样想

放映的美国影片,名字就叫“美月琪花”

在解放前的演艺生涯中,它最自豪的是

梅兰芳大师的抗战胜利后复出

在美琪大戏院连续演了十天

曾经轰动了整个上海

新中国建立之后

不仅上海歌剧院在这里频频演出

就连北京的人民艺术剧院

也经常前来上演经典的剧目

当然,没有脑力衰退的大戏院

还记得1964年,当时演出的沪剧 “芦荡火种”

曾经“点燃”过全国多少人的激情

至于后来怎么改成了京剧样板戏

这一切,都与今天的美琪大戏院无关


# 闵行体育公园的千米花道

—看今天的上海电视新闻有感

对于闵行体育公园,它的宗旨

首先是让居民去健身

这不妨碍它在春风到来时

让园里的千米步道,变成

一片五彩的缤纷花海

不在乎自己的花树数量

是否是上海的第一

只需要把自己的开放做好

连洁白的吉野樱,都比我们

更懂得绽开的每一天

都要守身如玉

嫣红的垂丝海棠花迫不及待

把自己倒悬枝头

它更想让自己低调一些

挨近地面上的郁金香和二月兰

聊聊,在春天无微不至的关怀下

我们该做些什么

才能不辜负,三月阳光的温暖拥抱

每一位走过的人

都有资格成为优秀的摄影家

只要举起高清晰度的手机

轻轻一按,这一刻

就是我生命中最美好的瞬间


# 上海大剧院

论资格,上海的每一座戏院

都敢说是大剧院的前辈

但除了它,谁也不能在自己的名片上

加以“大剧院”三个字

上海大剧院是上海的门面之一

属于新时代的标志性建筑

位于人民大道300号的它

位置很显要

远看去,两边反翘的屋顶

像向上拥抱的两只手

天圆地方,大剧院的设计者

似乎在探讨古代人的天体观念

1998年正式开业的它

至今演过多少场戏,我不知道

有多少人在座位上翘首以盼

度过又一个欣喜的夜晚

我从未统计

拥有全自动机械舞台的大剧场

它的弹性地板,适合芭蕾舞的专业演出

还有五百多座位的中剧场

更适合室内乐的演奏

五楼的小剧场,主要上演

探索和时尚类的小型戏剧

我为它写一首诗,以铭记与歌颂

上海有一所高规格的大剧院

虽然它的表演,并不能囊括上海滩

每一天发生的精彩与悲欢

我的诗,也不会在大剧场里朗诵

只要大剧场的心中,始终装着上海


# 复兴中路的公寓与名人旧居

1

写一条陌生的马路

譬如,我正在写的复兴中路

比了解一位刚结识的朋友

难上百倍

突然对复兴中路产生了兴趣

是因为某位作者的文章里

断言复兴中路是全上海

最嗲的马路,我很好奇这条路

是否比上海的小女子更嗲

全长三公里的复兴中路

走完它并不很累,但我担忧

它会责备我的粗心

会抱怨我对上海上个世纪的文化历史

太过于的无知

2

在1943年前,人们还只知道

它的原名《辣斐德路》

这是法国殖民者的一位将军

想在上海也耍一下威风

改名成复兴中路,当然

这其中的含义太好了

就说是在改革开放的今天

复兴路,寓意就是民族的复兴之路

当初接踵而至的名人

看中它,相信不仅仅是为了一个路名

也许是环境的优雅,交通的方便

并且更符合自己的身份

3

名震上海的三大公寓汇集在此

克莱门公寓、黑石公寓

以及伊丽莎白公寓

此外,还有许多老洋房

今天的身价可不菲

于是,我随之查阅了这些房客中

一连串如雷贯耳的名字

有的人是革命家,有的人是艺术家

甚至还有帮派的大佬

了解他们,就等于无意中读到了一本

没有封面的上海游记

复兴中路的512号住过刘海粟

长寿的大画家,他曾是中国第一座

美术学校的首任校长

517号是柳亚子的旧居

同时,它的前身是冯玉祥的府邸

这些建筑幸好不说话,否则

他们的故事可以说上几天几夜

4

553弄的复兴坊,有97栋楼房

建于1928年的这批楼房

在当时的上海滩“鹤立鸡群”

有完善的水、电、煤、卫设备

弄堂里的1号住着史良

8号的房客是廖仲恺的夫人何香凝

她们的事迹,就别难为我了

可以请研究这段历史的专家来讲述

弄堂里的16号,还住过

上海滩的青帮老大杜月笙

他是另一种类型的名人

这些名人都离世了

复兴中路留了下来

那些公寓和老洋房完整地留了下来

它们不想被人当作单纯的文物

很多拍电影的导演看中了

这里有东西方文化完美的融合

例如,许鞍华拍摄的电影《半生缘》

上映时,在这里住过的名人们

只能坐在天上观赏


# 城市的窗口

—-读管龙根老师的同题诗有感

我习惯叫他小熊

来自革命老根据地的江西

他到上海打工,不闹革命

专为周围小区的住户安装门窗

租住门店位于郊区的宝山

恰好在我住的小区楼下

一间临街的房,足够

装下全家三口的求生欲望

他和我的妻子是老乡

老乡与老乡,这个年头

有再多的泪也不挂在脸上

见面尽量扯一些高兴的话题

例如,他的儿子娶亲了

他的女儿毕业了

他说记不清,究竟为这座城市

安装了多少扇窗

其实他的数学成绩不错

计算面积和每平方米用材的单价

一丝不差

亲手安装过的窗无数

没有一扇属于他

再过几年就跑回老家去

漂泊一生的人,最渴望

给真正属于自己的房子

装上接纳阳光的窗


#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位于徐汇区的宝庆路3号

上海交响音乐博物馆

在2017年的10月试运行

它是中国国内的第一家

以交响音乐为主题的博物馆

当然,从广义上说

生活就是一场交响乐

我们每一位上海人都懂得演奏

但成不了专业的乐手

更不要说大师

这所唯一的交响音乐博物馆

会郑重其事告诉,我们

究竟离真正的交响乐有多远

不仅需要赞颂中国的古典文化

也不妨敞开胸怀,接纳

来自西方最经典的音乐文化

博物馆的原址,为上海滩染料大王周宗良的府邸

因为有音乐的熏陶,这栋建筑

也顿时高雅起来,它会很高兴

在众多陈列的乐器与乐谱中

获得精神的升华

上海即使没有贝多芬的故居

也能奏出优美的《田园》与激昂的《英雄》

即使没有斯特劳斯的多瑙河

也要让黄浦江化作一支长笛

它放不进博物馆,参观者们依然

可以看到陈列的一架百年历史的三角钢琴

以及许多珍贵的手稿,只不过会遗憾

自己没能成为其中的音符

似曾相识“燕归来”

今天,令我们耳目一新的卡纳比

让上海多了一片新天地

我不想使用过多的形容词

请来客们在音乐响起

灯火通明的时刻

谈一下,每个人心中的独特体验

新天地曾经成功举行过油画展

那时候,它有理由把自己看作

其中的一幅肖像画

举办法国艺术节的时候

它就把自己打造成其中的一架钢琴

今天,朗赢俱乐部在这里

进行“岁岁芳华”的朗诵雅集

它因此就变身为话筒与音响

我刚知道,卡纳比新天地的拥有者

是松江的“燕归来”集团

他们为什么把集团的名字

引用宋代大文学家晏殊的一句词

我不得知,这也许可以去采访

集团公司的董事长

她是一位女士,叫作孙江燕

是否因此把姓名中的“燕”

化作诗词里的“燕归来”

我记不住她名片里的太多显赫头衔

任何事业的起步,都可以

写一部精彩的影视剧

只是浮在水面之上的是荣誉

沉在水下的是艰辛

燕归来了,一个从事养老产业的健康有限公司

这是越加面临老龄化的当今社会之必须

其中所包含的无限商机,可能属于商业的秘密

我相信孙董事长心中,一定有

未来的完美蓝图与设想

但今天,先谈论我们共同喜爱的艺术吧

表情: 作者:joycat 时间 2024-5-7 0:04:25 序号:8238
^_^!
回复内容:
 

杨瑞福,上海市作协会员,中国诗歌学会会员,正高级高工。从1979年开始写诗和散文诗,八十年代起陆续有作品发表在《星星诗刊》、《黄河诗报》、《扬子江》等多种诗歌报刊上,目前担任上海《朗赢俱乐部的文学顾问、《诗乡顾村》诗刊的责任编辑、《散文诗博览》的副总编和顾村诗社的名誉副社长。主要代表作有诗集《把阳光贴在窗棂》;获得过上海和国内多次诗歌比赛的奖项。

表情: 作者:joycat 时间 2024-5-7 0:34:22 序号:8239
^_^!
回复内容:
  # 编者小视角:

诗人杨瑞福在敏锐的诗人视角之外更带有哲人的思索,看历史又穿越历史,多维空间里时尚魔都的多侧面,生动展现了都市文化底蕴以及人文自然和城市发展的融合之美。有力度有深度也有故事。诗人的一组组上海城市回眸诗歌,正在《意吉艺术》视频号的“经典朗读”节目播出!有上海话版本和普通话版本,节目组所配的城市风情画面也非常漂亮!

本网将分批推出《上海回眸》纯文字版,希望大家喜欢。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热爱诗歌的心灵,通过文字相互链接,心和心的距离可以很近,远方也可以很近……

爱诗歌,爱生活,爱自己居住的城市……

 
表情
插入
上传
内容
  请注意:本论坛设置游客不能发帖子。回复帖子